帳 號:
請輸入會員編號
密 碼:
請輸入身分證字號
驗證碼:
查詢會號 入會申請

衛教專區
線上Q&A

婦癌醫學期刊
第60期(2025年4月)
首頁>>民眾專區>>衛教專區
分享:
字體:小.中.大
標 題: ETtoday/罹癌也能生小孩!3癌友分享「抗癌產子歷程」...她才新婚2週就確診淋巴癌
日 期: 2020/07/28

記者趙于婷/台北報導

原文網址:https://health.ettoday.net/news/1771258?redirect=1

「我罹癌還能生育嗎?」這是不少癌症患者的共同疑問。今年29歲的伶伶在2018年發現吞東西有異物感,醫生檢查發現喉頭有不明腫塊,到醫院化驗確診淋巴癌。當時伶伶才剛新婚2週,得知罹癌大哭了好幾天,但本身是護理師的她,也盡快收拾情緒,面對疾病,先去做了凍卵,然後開始治療。

伶伶受訪時指出,當時覺得喉嚨不太舒服,有點吞嚥困難,到耳鼻喉科檢查發現扁條腺有異物,那時候還以為是扁條腺發炎感冒,但醫師覺得不對勁,進一步到大醫院切片檢查,才知道是淋巴癌。但當時才剛結婚2週的她本來就有生育計畫,因此她也和主治醫師討論後續生育問題。

「是我也好,至少我有護理背景,比起家人,我更知道怎麼照顧自己。」伶伶說,在和主治醫師溝通後,「醫師給我一個月的時間去做凍卵」,雖然家人希望伶伶先以治療、保命為主,但還是覺得必須做,「當時凍卵花了10萬元右,對經濟有些壓力,但我就當作是買個保險。」

做完凍卵之後,伶伶開始了治療。過程中歷經了掉髮、發胖等副作用,也感受到體力明顯變差、無法做較激烈的運動,幸好老公、家人都陪在旁邊。過了2年多,伶伶已完成6次化療及17次放療,身體也調養得差不多,近期也開始和先生討論是否要進行人工生殖。伶伶笑說「自己年紀也差不多了啦!現在身體穩定了,終於可以進行懷孕計畫。」

另一名乳癌患者佩佩今年34歲,在30歲透過篩檢發現自己罹患乳癌,當時才剛新婚3個月,確診後上網查資料發現,癌症治療可能對生育功能產生影響,又巧遇其他年輕癌友分享生育保存的經驗,適逢生育年齡的她,就去做了凍胚胎。

順利完成兩個胚胎的培育後,佩佩回到乳房外科,持續接受乳癌的放療,並展開長達5年的抗荷爾蒙藥物治療。佩佩說,在抗荷爾蒙藥物治療持續追蹤2年多後,身體恢復狀況不錯,經過醫師評估可以暫時停藥,就回到生殖醫學科做植入胚胎的準備,也順利產下雙胞胎,現在已經9個月大。

保存生育能力不只有女性!今年40歲的傳勇在32歲發現罹患白血病,當時也才新婚9個月,住院時聽護理師衛教生育保存後,做了「冷凍精子」,經過治療、二次復發和骨髓移植後,身體狀況終於穩定,去年3月決定動用「庫存精子」進行人工生殖,經過幾番努力,終於在今年喜獲麟兒。

國健署王英偉署長表示,過去癌症病人的醫療較專注在治療疾病,可能忽略關注生育的議題,隨著醫療技術進步,台灣近 6成癌症病人可存活超過5年,生育權逐漸受到重視。癌症希望基金會等7大相關醫學會也一起推動「癌友生育健康資訊平台」,呼籲癌友「主動查詢」、癌症醫師「主動告知」、生殖醫師「主動說明」,共同做出最適合的治療和生育選擇。

中華民國婦癌醫學會關心您的權利與健康


top
衛教專區
線上Q&A
個人資料管理
繳費查詢
理監事會議紀錄
關於我們│ 創會理事長的話│ 重大消息│ 專科醫師│ 民眾專區│ 會員專區│ 學術活動│ 病友團體活動│ 期刊訂購
中華民國婦癌醫學會 Society of Gynecologic Oncology, Republic of China
地址:11217 台北市北投區石牌路二段201號中正樓7樓轉 電話:02-2873-5423 傳真:02-2874-8510 統一編號:00958349
Design by eHato, Copyright © 2015 Taiwan Association of Gynecologic Oncologists, All rights reserv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