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來源轉自:https://m.ltn.com.tw/news/health/breakingnews/3242200
〔記者楊媛婷/台北報導〕喜愛慢跑的傳勇新婚沒多久,因慢跑開始會喘,加上在脖子發現腫大的淋巴,以及看牙醫看了一個月都沒好,到醫院抽血檢查發現罹患白血病,接受化學治療和血液骨髓移植後,恢復健康,但由於白血病治療會對生育能力產生永久性傷害,傳勇說還好當時醫護勸他冷凍精子,因此在治療前接受生育保存,過了8年,傳勇今年3月喜獲麟兒。
每6個癌友中,有1位就是在育齡(15-49歲),並且近6成癌友存活率超過5年,癌友的生育權愈來愈被重視,癌症希望基金會針對癌友生育決策經驗與需求調查顯示,罹癌前生育意願最高,治療時跌落谷底,治療後生育意願隨之提升,並且治療後每7位就有1位嘗試懷孕,有1成癌友後悔療前生育決策,包含癌後生育意願、醫護討論未被滿足、療前未做生育決策、生殖科介入低、後悔接受癌症治療等,還有4成癌友表達生育保存資訊非常不足。
為了滿足民眾的需求,癌症希望基金會架設「癌友生育健康資訊平台」,並與國健署、七大醫學會合作,呼籲病友主動查詢、癌症醫師主動告知,生殖醫師主動說明,讓育齡癌友接收到完整的生育保存資訊。
該平台提供最完整的生育衛教資訊,還有癌友的經驗分享,以及協助病友釐清生育風險、意願、掌握跟醫護溝通方法的決策輔助工具,該基金會董事長王正旭表示,很多人罹患癌症後,第一個想法都是想趕快把癌症治好,但卻常忽略生育的問題,加上育齡癌友過去因為資訊討論不足,使生育決策面臨困難,該平台有助病友認識、思考生育健康的議題,也能陪伴癌友不過挑戰、避免遺憾。
國健署署長王英偉指出,許多病人進入診療間時因為緊張、患病心情沉重等各種原因,經常會詞不達意,無法經自身病情有效傳達給醫師,為了真正達到醫病溝通效果,國健署委請學術單位設計民眾診療提問單,讓民眾掌握其他病友提出的問題,也分享病友的經歷,這些提問單目前都設計在國健署「健康九九」的app中,民眾可以多加利用。